散啤也是通常說的生啤,是經過了過濾,而沒有殺酵母菌的散裝啤酒。青島散啤在這座城市裡是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不說1903年就由歐洲人在登州路建起了啤酒廠,不說青島啤酒鐵板釘釘的牌子問題,還是說點大實話吧。瓶啤不冰鎮,大多青島人是不願意哈的,這個老毛病可是有年月了。再說,畢竟散啤才漲到一塊五一杯,老百姓的銀子可不是前海沿兒潮上來的。也再說,哈散啤也的的確確是青島人的一大嗜好。由此,散啤是一個本土符號,一個有意味的本土符號。

  當一年中青島最忙活的季節夏天來臨的時候,青島人也開始三三兩兩的走了出來,街邊,浴場邊,都坐滿了哈啤酒吃蛤蜊的青島人,一個簡陋的罐頭瓶子就變成了青島人喝酒的最好工具,還有青島人自己發明的塑膠袋,配以一雙衛生筷就可以吊在桌子下方了,想喝的時候,只要輕輕捏住袋底就可以倒入罐中了,這無異也形成了青島的平民文化中的一道風景。

  其實用塑膠袋打啤酒也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了,沒有塑膠袋的時候,也是計劃經濟時期,物質匱乏什麼都缺,啤酒也不例外。有一段時期僅限於飯店經營散啤,想喝啤酒只能到飯店喝大碗散啤,那個時期的散啤,是把散啤倒進一個大缸裡,據說為了多賺點盈利,還要摻進一些自來水。有些想帶回家喝的,或者家裡來了朋友,就要拿著暖壺或燎壺去飯店排隊,另外還要根據打的酒量,買上幾個涼拌菜,打酒要代菜,不花上許些菜錢,甭想買到散啤,也是飯店裡的規矩。

  到了塑膠袋打散啤的時候,人們生活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散啤其實是啤酒銷售中的一種地理優勢,沒有啤酒廠的城市很難喝到散啤,同時散啤需要乾淨耐用的迴圈盛裝工具。打啤酒用的塑膠袋並非特製,而是最普通的食品塑膠袋;塑膠袋打的啤酒則是盛裝在一個碩大啤酒桶裡,每天幾乎都是當日生產的最新鮮的青島啤酒,這是只有青島人才能夠享受的特權。





  於是,夏季傍晚,忙完一天工作的人們,在隨處可見的販售散裝啤酒的小店,用塑膠袋打上幾斤,優哉遊哉地拎著啤酒,踱步於被樹蔭遮蔽的小路上,這成為上個世紀的青島老城區常見的街頭影像。

  啤酒打回家裡,自然少不了一番痛飲。簡單的時候,便自斟自飲,權當是消暑解渴的最佳飲料;熱鬧的時候,一家團聚或是三五好友,新鮮的蛤蜊,海螺、魷魚、八帶蛸,香噴噴的烤肉,再伴著海風,打著夠級,暢飲著剛剛從塑膠袋裡倒出來的新鮮啤酒。怪不得連不會喝酒的女士也能喝上幾紮。據說青島是全中國得痛風最高的城市之一,可是誰又能抵擋住啤酒加海鮮的美味呢?

  雖說年少不能飲酒,但眼見大人們痛飲時的歡快,在那個好奇心特別旺盛的年代,怎能不偷著試試。還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有一次和同學一起吃午飯,也想學大人的樣子,買些啤酒來嘗嘗。兩個人自然膽子大些,便湊了錢去打了些酒,豈料涉「酒」未深,沒喝多少竟醉了,害得下午上課遲到,被老師訓了一頓。





  其實,塑膠袋打啤酒,不僅青島人忘不了那份愜意與輕鬆,外地朋友也忘不了。有趣的是,青島人究竟是怎樣從塑膠袋裡喝啤酒的,往往成為外地朋友百思不得其解之處。是用吸管直接在袋子裡喝,還是在袋子上紮個洞讓酒噴射出來呢?每每聽到外地朋友發出這樣的疑問,我總會笑而不語,任由他們去猜想,心裡卻為知曉這一「絕技」而有些小小的驕傲。

  青島人打散啤,經歷了小鋪裡的「罐頭瓶」,飯店裡的「大粗碗、暖壺、燎壺」直到許多年前快捷方便地「塑膠袋」。當許多外地人得知青島人打啤酒使用塑膠袋時,不得不佩服青島人的「發明創造」。多年前央視2套的「開心詞典」還以青島人購買散啤使用塑膠袋是真是假作為考題,使得答者以為是假,足見塑膠袋打散啤確實是青島的一怪了。今年國家限塑,塑膠袋要收費使用,絲毫沒有降低塑膠袋打散啤的習慣,為的就是方便,喝得清爽、新鮮。

  因為,這是屬於我們青島人的秘密,也是屬於我們青島人的城市符號。也許它看起來很小,也許隨著各種客觀條件的變化,塑膠袋打啤酒的影像會越來越難看到。但時光的流逝,恰恰為它塗抹上了歷史的色彩,成為這座城市永遠難忘的回憶,你今天打散啤了嗎?

原文出處:http://bbs.dili360.com/thread-176595-1-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perb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