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電視上不少節目談起名人養生法,蔣宋美齡,慈禧太后
等人,而孫中山呢?在中國大陸稱孫中山先生為「偉大的革命先行
者」,在中華民國稱為「國父」,或許談起孫中山都是以政治的角
度看待,殊不知孫中山先生是以醫從政,1982年在香港西醫書
院畢業後,曾在澳門、廣州等地掛牌行醫。某一次一個高血壓病患
者前來就醫,中山先生給他開過藥後,又關切地對他說:「你的病
光靠吃藥是不行的,還得靠飲食來調養」。並把使用過多年的食療
方「四物湯」推薦給他。病人堅持吃了幾個月後居然好了。於是這
一消息不徑而走,此食療方也被稱爲「中山四物湯」而流傳至今。

  四物湯中的四物是:金針菜、黑木耳、黃豆芽、豆腐。吃法也
比較簡單,就是把這四物合在一起做湯。「中山四物湯」之所以能
治病,就是由於這四物營養豐富,且能降血脂、血壓。傳統上「四
物湯」是中醫補血、養血的經黃藥方,方用當歸、川芎、芍藥、生
地四味藥組成。而孫中山的「中山四物湯」並不是由上述四味藥組
成。是集四種素食之精華而成,即用黃花菜、木耳、豆腐、豆芽這
四種食物。孫中山先生既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又是一位著名
的醫學家。他不僅擅長西醫,而且對中醫學及飲食營養等都有研究
。孫中山先生的「中山四物湯」,就是他對飲食營養研究的成果。

  此「中山四物湯」中的黃花菜又名金針,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
、纖維素和鐵。它具有利水、涼血等功效,可以主水腫、砂淋、衄
血、便血等症,又能健胃、補脾、通便。木耳在《神農本草經》中
列爲中品,它具有養血、活血、收斂等作用,對於血痢、痔瘡、產
後虛弱、崩漏、帶下等患者,都是良好的食品。木耳富含蛋白質和
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物質。豆腐與豆芽是我國發明的豆製品
,具有價廉物美、營養豐富的特點。它們不僅完全保留了黃豆中所
含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成份,而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
用。黃花菜、木耳、豆腐、豆芽四物,具有素食的最大優點。



  素食對健康長壽的意義是衆所周知的,而孫中山先生之「中山
四物湯」又稱得上是素食中的佳品。黃花菜有令人喜歡的別名:金
針菜、安神菜、忘憂草。黃花菜菜蕾肥大,菜條豐潤,富有彈性,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鹼性食品,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如去濕利
水、涼血除熱、止咳消煩、開胸寬膈。木耳有「蘑菇皇后」的美譽
,被公認爲「素中之葷、菜中之肉」。木耳含有豐富的膠質,對消
化系統有良好的潤滑作用,適合各類人群,是採礦、紡織、理髮等
特殊行業理想的保健食品。據測定,木耳還是「含鐵食品之冠」。
豆腐有「植物肉」的美譽。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說:「豆腐之法,始於前漢淮南王
劉安」。豆腐是我國人民發明的,舉世公認。古往今來,豆腐受到
我國各族人民的喜歡,既好吃,又滋補。豆芽被形容爲「白龍之須
」、「春蠶之蟄」,大豆在發芽過程中會分解出氨基酸和維生素,
其營養成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豆芽入饌,在東漢的《神農本草經
》、宋代的《山家清供》、明代的《本草綱目》等古籍中都有記載
。太多高官權貴的養生用品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及,平常人能吃得了
幾回?甚至在某些地區的人民連吃飯都成問題,那能談得上「養生
」二字,孫中山先生的「中山四物湯」就帶給人們平凡之中的養生
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perb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