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部火紅的電影《KANO》,是一部描述台灣日治時期嘉義農林棒球隊的台灣電影,由馬志翔執導、黃志明和魏德聖監製的長片。電影描述在1931年的日本殖民地台灣,一支由原住民和日本人、漢人組成的嘉義農林棒球隊。原本實力貧弱一勝難求,但在新教練近藤兵太郎指導之下,拿下全島冠軍,並遠征第17屆夏季甲子園大會的故事。當然嘉義農林棒球隊揚威甲子園的故事,身為在嘉義土生土長的人言而,早就是耳熟能詳,甚至是嘉義人的驕傲。但有些事永遠是不能說的祕密,就像當年嘉義朴子少棒隊一樣,至少劉華忠與陳昭安是我在大同國小的同學,拿明星隊出國打敗美國社區隊也不奇怪。
嘉義農林棒球隊9名主力球員有5個超過20歲,甚至陳耕元高達27歲者。說是嘉農的學生,但當中有人根本是從台東挖角來的原住民,拿成人棒球隊打羸高中學生隊,這種事還是低調點的好。為什麼近藤兵太郎教練所打造的嘉義農林棒球隊會在短短兩年的時間打進甲子園總冠軍賽?除了球員超齡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斯巴達」式的訓練,用鐵與血造就一支球隊。試想,如果近藤兵太郎教練是在現今的台灣會如何?首先家長會帶著民意代表召開記者會控訴,人本基金會將出面參一腳,接著新聞媒體會努力的挖掘,近藤兵太郎教練會出面公開道歉,學校在教育局的干涉下,將宣佈近藤兵太郎教練永不錄用。
我們可以用很浪漫的角度看待當年發生的事,但只要事件發生在現今,本質就完全變調。從前我們在學校被老師打,回家根本不敢講,因為講了之後還要被父母打一頓。那像現在的學生,老師連碰都不敢碰,更別說像近藤兵太郎教練這般訓練球隊。當兵的時候連長說了:「合理的訓練只能造就正常的部隊;非人的訓練才會產生超人的部隊。」在人本基金會史英這票人的鼓吹之下,現在的孩子太講究「快樂學習」這檔子事,學習很「快樂」,你將發現出了社會之後很「痛苦」,然後高喊:「薪水為什麼只有22K?」要不是近藤兵太郎教練的「鐵與血」,那來嘉義農林棒球隊甲子園的榮耀。
不同世代,看待事物會有不同的看法。當洪仲丘案發生時,在電視上見到五四二旅的體能測驗,眼珠子都快掉了下來,簡直比當年的新訓中心還不如,更別說五四二旅號稱「天下第一旅」,這種訓練簡直是不可思異的事。洪仲丘在禁閉室的訓練程度,還不如當年一般部隊的三分之一,要是用從前的標準,洪仲丘很可能直接死在訓練中心。很多人的看法是洪仲丘受到凌虐,但也有不少人看法是,洪仲丘處在天堂,因為當兵的年代不同。要是洪仲丘加入嘉義農林棒球隊,由近藤兵太郎教練訓練,恐怕也不會有好下場。
我的家鄉嘉義,從前是很落後的地區,直到現在仍是人嚴重外流的地方。當年,在各方面條件都不如人的狀況下,雖說有些「滲水」的成份,有這樣打進甲子園的成續,實屬難能可貴的事,尤其眾所周知,棒球是個非常花錢的運動。我們可以用很浪漫的情懷看待這部電影,畢竟就在台灣的社會上真實發生,雖然是一段非常久遠的歷史。談這些問題,不是想在雞蛋裡挑骨頭,而是面對真相,才有更進步的空間。我只想告訴現在的年輕人,你可以看見《KANO》的電影中的浪漫,但千萬別忘了,鐵與血才是造就《KANO》的真正原因,想要比別人成功,就得付出比常人更多的代價。
- Mar 18 Tue 2014 22:29
Cooper的碎碎念 談談KANO當中的棒球精神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