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什麼比回憶更美好?很多事深深印在腦海裡,有些事偶爾還會想起,但太的事早就遺忘。如果有寫日記的習慣,或許可以從字行間喚起回憶。日前有篇轉載的文章被姜律師翻出來,這也是部落格的好處,有個叫做「歷史上的今天」的功能,每年的今天自己到底幹了什麼就一目暸然。在2011年初預估了全年大盤走勢,現今於2014年初回首當時,也有幾分感嘆。我已經忘記是從什麼時候,姜律師都會於年初在我的部落格留言,寫下對於全年盤勢的看法,因見賢思齊之故,令我養成同樣的習慣。在年初建立操作模式,對經濟看法的整體架構,不至於在茫茫股海中迷失方向。

  雖說人是理性的動物,但實則不然。通常人們看待事的物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結果出現。女人對於老公外遇,有些人會認為是第三者搶了老公,所以仇視第三者;有的人則是認為老公背叛了婚姻,於是將老公當做清算標的。有個女人說了:「我出嫁的女兒很好命,每天可以睡到中午。」同樣的女人可以改口又說:「我家的媳婦懶的像豬,每天都睡到中午。」都是女人睡到中午才起床,但是立場不同,結論也就不同。不光是政治人物,其實人們經常幹著「位置決定腦袋」的事,如果世上有著「統一評判事物」的標準,或許紛爭就會少掉許多,偏偏人性是自私的,往往慾望主宰一切。

  投資股票也是一樣,不少散戶是想「曾經擁有」,卻一不小心就成了「天長地久」。原本只是進場搶短賺個小錢,反正天天都在漲,大家都在賺,何樂而不為。一旦套牢之後,又捨不得停損,結果從恐慌,到麻痺,最後心死,辛苦賺到的錢就這樣拱手送人。如果當初的設定就是「炒短線」,無論結局是賺是賠,就該堅持紀律,縱使賠錢也不致於傷筋動骨。如果進場的設定就是「長線操作」,就算短期的賠錢也要有承受的打算,即使上漲也能忍著不賣,反正爭的不是一時。如果在年初建構「操作模式」,然後按照紀律操作,隨著時事的變化微調,勝利大概不會離自己太遠。

  「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很重要,不知道為什麼原因進場,當然也就不知何時退場。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有位同事常說:「我沒有投資的命」。導因是他習慣聽信別人的明牌進場操作,舉凡清潔工、機電人員、大老板的司機等等族繁不及備載,從來不會自己做研究,賺了錢不懂得收手,賠了錢又捨不得停損,結果賠錢卻怪「命不好」。小時候,家父常常告誡:「天上不會掉金子下來,就算萬一掉下來,也得趕緊彎腰去撿,否則也輪不到你。」任何事都沒不勞而獲的道理,偏偏就有人不相信。

  其實身在股市,常常會聽到不少明牌,甚至是業內人士的好心告知。我聽到訊息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當中的合理性,該檔股票是否符合自己的操作策略,知道如何取捨才能杜絕利益的誘惑。將軍想打一場勝仗,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設定(或熟悉)的戰場上作戰」,如何設定?如何熟悉?就在於平日所做的功課。其實一般上班族沒有能力將全副心神放在看盤上,所以根本不俱短進短出的條件,偏偏這類人又特別喜歡炒短線。或許會有人說:「每天忙碌的生活工作,那有時間研究。」想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者永遠只會找尋藉口,「時間就像女人的乳溝,看似沒有,擠一擠,總會有一點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perb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