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職場甘苦
在這個世界 有一點希望 有一點失望 我時常這麼想 在這個世界 有一點歡樂 有一點悲傷 誰也無法逃開 我們的世界 並不像你說的 真有那麼壞 你又何必感慨 用你的關懷 和所有的愛 為這個世界 添一些美麗色彩 蔡藍欽(1964年11月15日-1987年2月14日) ,剛滿五歲的他,被滿懷希望的母親,帶去坐在比他龐大許多的鋼 琴前面時,此時的他,仍只是眾多台灣家庭中典型受呵護。期待的 例子之一,要到八個月後,他彈完別人學上一、二年的上下冊拜爾 教本,滿一年便登台表演,大家才注意到他的不平凡。而這不過是 他斑斕的生命力的開始! 他從小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到了大學看到了更多不同於他的 生命,也因此看到更深的自己。對許多人而言,出唱片當歌手事件 多麼令人羨慕的事。但對他而言音樂只是他從小到大的習慣而已他 對唱片公司說:不要曝光,不要出名,不要壓力,這是他出唱片的 三大原則。沒想到一語成讖。 他的生命是一張未完成的畫作。但就是因為未完成,所以畫作中完 成的每一部份都是令人讚嘆的。 在他五歲那年 他的畫作[畫獅]入選第一屆國兒童美展。 六歲那年 便破例以未足齡考入[台北兒童合唱團]同年進入北市 西門國小就讀,此後六年皆任班長。 十六歲那年 他從南門國中以總成績第一名畢業,更考入高中第一 志願[建國中學]。 十八歲那年 聯考前百日衝刺,考上第二志願[台大機械系]。 十九歲那年 適逢他大一下,因身體不佳,辦理休學。即因兵役復 召,暑假時再度參加聯考,雖然作文零分,仍以第一名錄取屏東農 專畜牧科。 二十歲那年元月間復學台大,重讀大一下。 二十一歲那年 開始創作歌曲,第一首作品為丁曉雯演唱的[不再 想起]。同年,開始為首張專輯籌備,並創作專輯中大部分的歌曲 。 二十二歲那年 整張專輯完成配唱,卻在專輯完成後的一個禮拜, 因休克導致心臟麻痺送台大醫院不治,享年二十二歲又三個月。 他是一個讓台灣樂壇永遠無法遺忘的人他是一個作詞作曲演唱 的新人,是宿命抑或是註定,他的開始竟然也是結束,二十二歲對 你我而言是多麼年輕的年紀但在他二十二歲那年,他燃燒了生命, 昇華了靈魂卻也充實你我的日子。 蔡藍欽,這一顆炫目卻猝然隕落的彗星,有著過人的才情和單 純的嗓音,卻在人生正值起步的同時,靜靜地於他二十三歲的扉頁 上寫下了永恆的絕筆。 故事從他五歲開始,剛學琴的蔡藍欽便已展露了他的不凡:八 個月彈完拜爾教本,一年便登台表演,然而這不過是個起點而已。 小學六年級做伏地挺身時非得撐到最後一個,讓老師不忍吹哨下去 。剛學會游泳,便毫不猶豫地躍入成人池的最深一頭。 十四歲時花了一整個下午在台大操場學單車,被同學抬回家後 半個月腿才消腫。無數的獎狀,一路地過關斬將,這些強悍執著的 自我要求在考入台大後開始緩和,他很少上課,不鬧戀愛,寧靜地 呆在樂團任鍵盤手。 「從小,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完美,但現在,我開始失去信心。 」曾以未足齡考入「台北兒童合唱團」的蔡藍欽成了功課中午而保 守的大學生,沒有知道他會唱歌。 在因病休學又重回台大之後,因朋友詹育彰的引介,與「飛碟 」結識。「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一頭亂髮,一付眼鏡和破舊的球鞋 。當時他帶來了他的作品《老師的話》、《謎》、《告別憂傷》、 《逝去》等歌曲。我和吳楚楚先生被他的才華吸引,也醞釀了製作 他個人專輯的意念。 但這個想法卻被他拒絕,原因是他不想改變他現有的生活,他 要做一個真正的自己」。這就是製作人樓文中記憶的蔡藍欽。最後 蔡藍欽同意於「不上電視,寒假錄音,暑假出片」的原則下,進行 這張專輯的製作。 一個多月裡他不眠不休地寫出《他的話》、《同樣的路》、《 這個世界》、《校園美女》等曲子。在完成配唱後一周的凌晨,因 休克致心臟麻痺辭世。 蔡藍欽的音樂之所以感動人,在於那些隱藏在文采背後的真實 與樸質。我們發覺每一首蔡的歌曲都流露出一股特殊的氣質:冷淡 而深刻,就如同他的人。「他的曲風,絕對不是清新、純樸這樣簡 單的字眼,可以一筆帶過。曲式與小節的安排雖不驚人,卻極端正 確,甚且經常能峰迴路轉,出人意表」(陳樂融)。 或許正是這種不明顯的衝突造就了蔡藍欽個人強烈的感染力, 並且使得這張專輯登上了「知音時間」國語排行榜的冠軍達數周之 久。至於那些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則魅力地躲在每首歌的背後, 待人在感動之餘想起,並且懷念。
cooper lee的部落格
cooperb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