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電影能令我走進電影院三次觀看同一部片呢?當中自然有些巧合成份,那就是由凱文柯斯納的導演處女作「與狼共舞」。當年同學文鴻約我去觀看,隔了幾天女友美雲也找上我,最後一次是觀看完整版。「與狼共舞」該片長達三個四十分鐘小時,耗資一千八百萬美元,是部動用了三千五百多頭野牛、三百多匹馬、一百三十多名技術人員和四百多名臨時演員的大型史詩式西部片。它也是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配有印第安語字幕的影片。凱文柯斯納認爲:「我所要表現的是印第安人在那個時代的遭遇,是一部土著人的歷史」。
當年走出電影院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唱片行購買電影原聲帶回家聆聽,心中的震撼久久不能自已,直至今日乃是非常喜歡的專輯之一。「與狼共舞」是約翰巴里渡過健康危機後,再次復出的作品,雖經過短暫的沈寂,但一重返配樂舞臺馬上就有高水準的演出,又一次摘下小金人。這部作曲的時間長達一年,約翰巴里將窮盡心血的代表作獻給三位幫助他渡過難關的醫師,音樂中固然以電影的描寫為主題,但也多少反應了個人生命歷程的諸多感受。
做為一張電影原聲帶或一部電影配樂而言,「與狼共舞」的成績是無可挑剔的,它不僅是一部「配樂」,在原聲帶中也完全是構思完整的交響樂章,得到很高的評價是當之無愧。不過我對它較難產生「經典」的感受,畢竟整部作品的風格與音樂語言,幾乎是完全「典型」的約翰巴里,沒有任何突破可言。它的絃樂感受一如所有其他的約翰巴里作品,「似曾相識」、「遠離非洲」的許多印象都歷歷在目。但究竟什麼令這部作品仍然值得與特別?
我想約翰巴里精雕細琢的旋律之美,稱得上是無懈可擊的,旋律性精緻的程度,彷彿每一段都是嘔心瀝血而來。因此可以說,約翰巴里用和以往完全相同的音樂風格與音樂語言,又一次完成一部水準成就和以往一樣高,甚至更高的作品。這在邏輯上是成立的,也因為旋律性的精湛與動人的情緒,讓這部配樂風格上的熟悉感與創意的匱乏變得可以忽略,可以接受。畢竟它已經夠好,好到你會覺得如果它不是這麼的約翰巴里,也許就不會這麼好。約翰巴里稱不上是交響語言或音樂編曲的名家,但用旋律訴說情感,約翰巴里絕對是第一把交椅,「與狼共舞」又一次有力的印證。
二十幾年過去,不少事物早已人事全非,好吃的地方只能在記憶中找到,有些朋友早經失去聯絡,就連體重都增加了好幾十公斤,年少時的理想還剩下多少?現在唯一陪伴我的只有當年的音樂。我多久不曾走進電影院了?記得最後一次走進電影院是在民國八十五年的耶誕節晚上,至今已經超過十五年之久,看樣子這樣的記錄還會繼續往上推升。當中我錯過了多少美好?恐怕是無法計算的。周末夜很多人都到外面狂歡,而我獨自留在家中聽聽音樂,回味曾經的美好。因為音樂,你想到什麼?又有什麼事是你當年該做,卻沒有勇氣去做的事呢?
- Jul 06 Fri 2012 23:36
Cooper的碎碎念 二十年後再憶與狼共舞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