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鬧元宵這一傳統食俗,作為春節裡的壓軸大戲,很是
受到人們的重視,不論是海峽兩岸皆然。有位大陸網友問起,你們
台灣也吃湯圓嗎?當然台灣人吃湯圓,不論是在外至或是元宵節,
先民從大陸傳承至今的習俗百年不變。不管是北方的元宵,還是南
方的湯圓,在老輩人的傳統裡,只有在正月十五這天,吃過元宵或
湯圓以後才算是完整地過了這個年。每家每戶也總會將特意留下的
最後一部分煙花爆竹,在這天晚上放個盡興。這頓元宵或湯圓吃上
了,代表年也過了。元宵甜甜蜜蜜、湯圓團團圓圓,就如同一個完
美的句號,點綴在這充滿喜氣的正月裡。
在許多人的印象裏,元宵和湯圓是一個東西,沒有區別。其實
元宵與湯圓是兩回事,由北方、南方之不同淵源所致。北方的元宵
,是以餡為基礎製作的,一般借用機器來做。先是拌餡料,和勻後
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
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裡,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機器就【篩
】起來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
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層很薄、表面是幹的,下鍋煮時江
米粉才吸收水份變糊。簡單的說,元宵就是由餡滾上層層的粉而成
,不同於湯圓是包餡而成。
南方的湯糰做法完全不同,倒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
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麵一樣),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然
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裏備用(不須像做元宵那樣切成
小塊)。湯圓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這是兩者的區別之一。包湯糰的
過程也像餃子,但不用桿麵杖。濕糯米粉粘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
小團濕面,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
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糰。做得好的湯糰表
面光滑發亮,有的還留一個尖兒,像桃形。湯糰表皮已含有足夠的
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現做現下了吃。
現在有了速凍工藝,湯糰才出現在商店裡販售。而南方的湯圓
有多種流派,現在最出名的是寧波的【黑洋酥】湯糰。所謂【黑洋
酥】就是豬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豬油不是熬出來的純油,
要用取自豬肚子裡的原塊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網膜後用手工擠
壓、揉搓它,再一點一點地摻入黑芝麻粉。這東西從現代保健觀點
看是絕對的糟糕的,可吃起來口感極佳,滑糯軟燙,值得一試。湯
圓越軟、滑越好,所以對糯米原料很講究。要選粘性特強的品種。
加工上也有說法,要用【水磨粉】。就是說,把糯米用水泡過後,
連水帶米一起上磨,而且最好用石磨磨。
磨成的粉用紗布袋吊起來瀝乾,可以冷藏三四天,可見好的湯
圓很難工業化生產出來,這又是它與元宵不同的一個特點。不過元
宵既然是用滾出來的,內餡的變化就有所限制,必須是由固體的內
餡才能成形,反觀湯圓的變化則較為眾多,各種甜鹹軟硬的內餡皆
能包入其中,於是各地的特產,特色風味皆能融入湯圓之中。不過
皮薄餡多的元宵又是湯圓所不及的,而且元宵因皮薄適合油炸,在
料理技法上比較多變,不像湯圓只能用水煮熟成。同樣的節日,吃
著類似的食物,南方湯圓與北方元宵只是名稱的不同,本質上過節
的喜慶與一家團圓的情感是不變的。
- Feb 24 Sun 2008 20:35
淺談美食 南北元宵湯圓大不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