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經濟所日前發佈報告指出,目前中國宏觀經濟出現了超預
期反彈,處於「政策刺激性反彈階段」向「市場需求反彈階段」的
過渡階段,2010年宏觀經濟政策宜以進為退。
中新社援引經濟參考報11月24日報道稱,中國人民大學經
濟研究所日前發佈主題報告「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2009
-2010),走出『進退兩難』的中國宏觀經濟」。
2010年的宏觀經濟「進退兩難」
報告認為,目前中國宏觀經濟出現了超預期反彈,中國宏觀經
濟處於「政策刺激性反彈階段」向「市場需求反彈階段」的過渡階
段,但這些反彈具有「政策主導性」、「結構不平衡性」、「動力
不穩定性」、「增長要素缺少互動性」以及「總體發展方向的易變
性」等特點,這些特點在很大程度決定了目前中國宏觀經濟可能面
臨以下幾個深層次的問題。
可能呈現「雙W輪動」的調整模式。
在經濟內在慣性、政策持續刺激和世界經濟反彈等多元因素的
作用下,中國宏觀經濟將在2010延續增長的態勢,但季度增速
呈現逐季輕微回落的趨勢,與2009年相反,中國宏觀經濟在短
期將呈現同比增速「倒V」型變化。
不過,如果我們從週期角度來看,中國宏觀經濟調整很可能呈
現出「雙W輪動」模式。即從GDP同比增速來看,中國宏觀經濟
在短期為「V」型,但中期卻呈現為「W」型。中國宏觀經濟在2
010雖然沒有「二次探底」的可能。但內在矛盾累積的作用下,
在2011-2012年依然存在較強的中期下行力量。從環比增
速來看,中國宏觀經濟在2008-2010年將呈現「W」輪動
的模式,內生的、持續加速的力量還沒有形成,產出缺口存在強烈
波動的趨勢。
宏觀經濟步入「進退兩難」的局面。
所謂「進退兩難」的局面是指,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將步
入經濟增長動力機制轉換的關鍵階段,具有兩大方面的衝突:一方
面,刺激政策的持續或進一步放大很可能帶來短期的快速回升和經
濟的過熱,但卻可能使政策主導性反彈壓制市場復甦力量的培育,
未來投資驅動增長模式的內在矛盾越來越激化,結構惡化、產能過
剩將進一步加劇,從而導致宏觀經濟在中期的不可持續,甚至出現
在中期的「第二次探底」;另一方面,簡單採取退出政策將使政策
刺激性需求急劇萎縮,剛剛啟動的局部的、還沒有形成自我循環的
市場動力機制夭折,宏觀經濟在短期內出現「第二次探底」。
導致這種局面的核心原因在於中國宏觀經濟內在的結構剛性和
內生的深層次矛盾:第一、目前的中央與地方的分權體系、國有經
濟的利潤分配體系以及各職能部門的權力本位使中國宏觀經濟存在
內生的「投資飢渴症」和「投資膨脹傾向」,這往往會導致出現「
過度救助」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將利用世界經濟危機帶來的外部
衝擊來掩蓋問題,進一步利用投資使中國宏觀經濟內在矛盾在延遲
中被放大。
因此,在內在矛盾沒有解決的前提下,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選
擇,只能是選擇在短期出現「第二次探底」,還是在中期內出現的
「第二次探底」。第二、目前宏觀經濟結構剛性與社會結構的脆弱
性一方面使宏觀調控可選的方法十分單一,另一方面又使這種單一
選擇只能嚴重依賴於政府,從而使大家期望的均衡局面難以出現。
宏觀經濟「進退兩難」的局面還體現在其他很多方面:
一
重化工業主導的經濟復甦與結構調整力度加強之間的衝突。中國宏
觀經濟深度下滑的核心原因是重化工業受到重創。政府救助計劃中
很重要的著眼點也在於此。因此,2009年經濟反彈最為迅猛的
是重化工業。但這種復甦似乎與我們結構性調整方向,與中國所確
定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不一致。
二
無就業復甦與增加就業的刺激方案之間的困境。增加就業、安置失
業是中國宏觀與社會救助的核心。但是目前整體的投資以基礎建設
為主體、以資本密集型產業刺激為主體,這使得經濟反彈力度很大
,但就業的增長卻與之不匹配。
三
進一步出口刺激、出口快速回升與不平衡調整之間的衝突。刺激出
口,使出口迅猛回升會帶來中國宏觀經濟的快速復甦,但也會使中
國經濟增長模式又回到老路。
四
房地產作為民生產業與作為經濟支柱產業之間的衝突。作為民生產
業的房地產,政府希望能夠廣大居民能夠具有相應的購買力,因此
不希望房地產價格上漲;而作為經濟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政府希望
在價格合理回升中提高投資和銷售,從而帶動宏觀經濟運轉,由此
產生了政府在調控房地產市場上的矛盾心態。
五
作為地方政府核心財源的房地產土地與作為中央政府農業基礎的土
地之間的衝突。地方政府希望在土地價格快速上漲中大量投入土地
,使地方土地出讓金和相關房地產收入大幅度增長;而中央政府卻
希望城市化進程不能過度減少農用耕地,平衡房地產發展與農業之
間的關係。
六
結構調整進程中存量調整與增量調整之間的衝突。減存量是解決結
構問題的一個核心途徑,但減存量將帶來大量的遺留問題,難度很
大。同時,增量可以通過控土地、控信貸和控項目審批等途徑實施
。由此產生了結構調整中可實施的路徑與效果之間的衝突。
七
匯率政策調整中兩難選擇。這種兩難選擇在2003-2007年
大量存在,其核心就是作為貿易戰略的匯率政策與作為金融戰略的
匯率政策存在矛盾,作為熱錢治理的匯率政策與作為貨幣政策工具
的匯率政策存在矛盾。2010年這些矛盾將重新出現。
八
被中長期投資項目和地方政府「雙重綁架」的貨幣政策如何在數量
退出與價格退出上選擇。這種兩難選擇集中體現在,如果繼續貨幣
數量性的收縮將導致很多中長期項目的後續資金缺乏,從而導致大
量的爛尾工程;而進行價格性貨幣政策的收縮,將直接成為誘發熱
錢湧入、導致貨幣政策失靈的風險。
九
戰略調整問題在短期戰術層面獨立實施帶來的「長」與「短」之間
的衝突。這集中體現在結構性調整在本質上是一個順應經濟發展階
段而進行的政府主導性的戰略工程,它不是宏觀調控年度的核心內
容,不能把它處理為短期戰術性的行動,從而導致年年結構性調整
,但年年重新出現結構性問題。
可能面臨多目標約束下的「政策有效組合困境」。
目前,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存在多元化的取向,「保增長
」、「調結構」、「擴內需」、「促民生」、「管預期」等多重目
標成為2010年宏觀調控的任務。但是,這種目標設定違反了宏
觀經濟政策調控的基本原理~「匹配性原則」:政策的目標不要多
於政策工具的目標;政策實施時必須要將工具與其最有效率的目標
相匹配。
「以進為退」的政策選擇
如何突破目前所面臨的「進退兩難」的困境和多目標約束下的
「政策有效組合困境」,是中國宏觀經濟在「政策刺激性反彈階段
」向「市場需求反彈階段」的全面過渡階段的核心任務。
「以進為退、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在高速中調結構、在連續
性中謀退出」可能是中國近期的最佳選擇。相對弱化「結構目標」
、「通脹目標」、強化「速度目標」是解決多目標約束下的「政策
有效組合困境」的有效之道。
原因有三:
首先,促進中國宏觀經濟由「政策刺激性反彈階段」向「市場
需求反彈階段」全面過渡依然是目前宏觀經濟調控的核心重點。中
國宏觀經濟政策還沒有到退出的時刻。例如貨幣政策的退出必定意
味著大量中長期工程成為「爛尾工程」,從而使未來的信貸和財政
政策無法全身而退;財政政策的退出必定帶來社會工程改革的滯後
和停步,從而使市場性自發消費無法全面啟動,反而帶來消費性下
滑和結構的進一步惡化,使財政政策無法真正退出。
其次,要在保持政府刺激性需求相對穩定的基礎上,財政政策
和貨幣政策在支持市場性需求方面大規模進入,為市場性需求的復
甦以及內生增長機制的形成打下基礎。因此,未來貨幣政策應當進
一步強化流動性對實體經濟的滲透,而不是防止價格的復甦。未來
的財政政策應當強化各種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工資形成機制的改
革、民生工程的建設以及公共服務的建設,而不是進行基礎建設投
資的進入。
最後,相對弱化「結構目標」、「通脹目標」,並非意味著這
些目標不重要,而是要將「結構性目標」納入到戰略調整的高度,
而不是短期宏觀調控的範疇;要將「通脹目標」納入到經濟復甦的
總目標之下,使之成為從屬性目標。
具體的宏觀經濟政策建議
對目前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進行結構性調整
,在保證其總體方向基本不變的前提下,改變刺激的著眼點。其中
財政政策應當以「促民生、建社保、改工資、穩投資」為目標,貨
幣政策應當以「促進流動性的滲透性、抑制資產價格高漲」為目標
。因此,財政赤字在2010年財政收入上揚的前提下不宜減少,
貨幣政策在維持M2和M1正常增長的同時,新增信貸總量不少於
7﹒2萬億。具體包括:
一
穩定目前各類在建項目的政府投資,對於地方新建項目和進一步的
投資膨脹進行適度約束,防止2011-2012年地方政府財政
惡化而帶來大量的「爛尾工程」和進一步結構惡化的問題。
二
民間投資的啟動不能以資金保障和利率補貼為主,而是以行業開放
以及准入調整為主。同時,約束大型國有企業在利潤和資金高漲的
狀態下進一步進入一般競爭性領域,防止出現過度的「國進民退」
。
三
消費啟動依賴於社會工程的建設和制度建設,而不是單純一次性收
入的增長。因此,2009年消費政策可以適度延續或局部擴張,
不宜大規模、全方位進行,因為過度的消費性政策刺激可能成為真
正的市場性消費啟動的障礙,使未來的退出帶來不必要的波動或社
會動盪。消費政策應當與民生工程、工資改革、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以及公共服務的完善相結合。
四
應當以「投資槓桿率」控制為主、利率調控為輔,對2010年可
能出現的資產價格暴漲進行制約,其中核心的工具包括銀行資本充
足率的適度提高、股票保證金交易限制、非保障性住房抵押貸款條
件的提高、嚴格熱錢流入以及差別化利率調整等。
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是2010年的重點,供給放量依然是政策
調整的落腳點,但關鍵在於土地供給和土地囤積的管理。
雖然2010年通貨膨脹問題應當弱化,但對於一些瓶頸產業
的供應以及關鍵產品的價格變化依然要保持高度關注。
熱錢的大規模湧入是2010年匯率調整、資本市場管理必須
關注的重點。
貿易政策保持相對穩定,不宜進一步出台政策刺激出口的復甦
,進口政策和對外投資政策應當保持積極的態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09年11月24日 (程曦 編輯)
- Nov 24 Tue 2009 22:19
人大經濟所報告 2010年宏觀經濟政策宜以進為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