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       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
想當年我離家時她一十八      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髮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紅燈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漁村         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紅燈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黃昏         俳佪在文明裡的人們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告訴我的爹娘
臺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      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在夢裡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鎮      廟裡膜拜的人們依然虔誠
歲月掩不住爹娘純樸的笑容      夢中的姑娘依然長髮迎空

再度我唱起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風雨聲
歸不得的家園 鹿港的小鎮         當年離家的年輕人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紅燈
繁榮的都市 過度的小鎮         俳佪在文明裡的人們

喔~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         砌上了水泥牆
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        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

門上一塊斑駁的木板             刻著這麼幾句話
子子孫孫永保用               世世代代傳香火

喔~鹿港的小鎮



  一府二鹿三艋舺,一府是台南府、二鹿就是鹿港、三艋舺就是
萬華,當時大家流傳的話,可見鹿港的重要性。鹿港是一個海港,
根據鹿港鎮公所編印的「地名釋義」:「雍正六年彰化縣設立倉庠
於鹿仔港米市街西畔,門首有匾曰:天庾正供,因廩之方者曰鹿,
竊以此命名曰鹿仔港。」在清朝福建一帶,確實有「鹿港米」的專
有名詞流傳,鹿港也有一條街叫做「米市街」,今名「美市街」,
可知鹿港為米穀集散地之事不假。而鹿港小鎮對音樂人而言又有另
一層義意,羅大佑第一張創作演唱專輯中的主打歌《鹿港小鎮》,
一直被認爲羅大佑最重要的作品。

  尤其是當時羅大佑的歌詞中的敍事風格,成爲他作品中最令人
矚目的元素。而羅大佑一些非敍事的歌詞創作,影響力都遜於其敍
事性歌詞。所有的敍事性歌詞中,寫得最好的,影響最大的就是這
首《鹿港小鎮》。在《鹿港小鎮》中,羅大佑顯然在敍述一個從鹿
港來到台北的年輕人,對都市生活的失望的心情。尤其是同時刻畫
了傳統和現代邊緣人們的迷惑感。羅大佑在2002年出版的《童
年》一書中,這樣談到《鹿港小鎮》創作。他說,大六那年我上台
北見習,當時十大建設已經完成了,台北的農村景觀迅速地消失,
有一種失去純樸生活的感覺,所以就創作了《鹿港小鎮》。

  羅大佑說:我不是鹿港人,這首歌是借題發揮,描寫鄉下的孩
子來到台北花花世界的撞擊,相信連在台北長大的我都有這種感覺
,那麽對於真正鄉下的孩子一定衝擊更大。羅大佑對於《鹿港小鎮
》的創作談,確實希望描寫都市化和文明帶來的衝擊。一些中南部
的人來台北打天下,發現台北不是想像中的黃金天堂,卻也無顏回
去見江東父老,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經驗。羅大佑實際上透露了《鹿
港小鎮》的兩個主題,一是現代化帶來的衝擊,另一個就是華人的
衣錦還鄉的傳統。但是,《鹿港小鎮》明顯還存在著一個第三主題
,就是鄉愁。而這種鄉愁卻又是鑲嵌在上述兩個主題之間的。

  除了上述的三個主線外,《鹿港小鎮》中也不乏和音樂元素結
合良好的精彩之處,比如搖滾味很濃的「台北不是我的家」,就是
全曲的畫龍點睛的神來之筆。羅大佑把《鹿港小鎮》的創作,歸結
為這麽一句話,可以看出當時羅大佑創作上的用心:「這種動機其
實很單純,就是從自己的經驗帶出一種感覺,然後將他發展出去,
成爲一種普遍的經驗和感覺」。在羅大佑的創作中,其實類似《鹿
港小鎮》這樣的具有完整敍事,又蘊含豐富立體的多維元素的作品
並不多見。《鹿港小鎮》證明,流行歌曲是可以非常文學的,但卻
需要作者有著非常好的文學積累。

  《鹿港小鎮》是羅大佑第一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的開場曲
,轟轟烈烈地標誌了新時代的開端。這個名字,是讓當代華語流行
音樂從「天真」跨向「世故」的轉捩點。羅大佑歌喉粗獷、咬字含
糊,以彼時「金韻獎歌手」的標準來看,恐怕「不登大雅之堂」。
然而一旦融入搖滾曲式,配上辛辣沈鬱的歌詞,卻成了最完美的載
體。羅大佑的黑衣墨鏡爆炸頭、充滿壓抑與批判的歌詞、桀傲不馴
的態度,都是台灣樂壇從未領教過的苦藥。羅大佑當然不是台灣第
一個在作品中使用搖滾元素的歌手,然而他確實是同時徹底實踐搖
滾的「技術形式」與「精神內容」的第一人。

  羅大佑的語言,較諸「民歌」時代的許多作品更近口語,直白
生動卻又不失詩意,這種用「生活語言」寫歌的示範,其實有著極
為講究的「詞曲咬合」的功力,也啟發了華人世界無數後繼的創作
者。事實上,寫《鹿港小鎮》的時候,羅大佑壓根兒沒去過鹿港。
然而這首歌刻劃的離鄉青年在都市叢林經歷的幻滅,對照被「現代
化」鐵蹄無情碾碎的農業時代的「故鄉台灣」,那句悲忿莫名的「
台北不是我的家」,著實唱出了許多遊子的心情。經歷了七O年代
的「尋根」、「鄉土」熱潮之後,台灣已經慢慢離開農業時代,邁
向加工出口的工業時代。

  八O年代的台灣則急速攀上「現代化」、「都市化」的高峰,
城鄉差距愈拉愈大,服務業人口漸漸要追上製造業的人口。政治氣
氛的鬆動、資訊管制的有限放寬,也讓創作者愈來愈敢於試探言論
的邊界。對寫歌的知識青年來說,「使命感」還不是可以輕鬆卸下
的包袱。羅大佑的歌,正紀錄了這麼一個山雨欲來的關鍵時刻。此
時台灣也歷經資訊爆炸洗禮,言論尺度大開,1987年台灣解除
戒嚴,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各領域壓抑多年的能量驟然爆發,
這股力道一路延續到九O年代末,這十年遂成為台灣唱片史上最自
由、最豐富、「百花齊放」的黃金時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operbmlee 的頭像
    cooperbmlee

    cooper lee的部落格

    cooperb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