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b2bb6d981121fb77308  

  陳為廷終於道歉了,他說:「我要對我的夥伴、支持我們的群眾、清大的學生和老師們道謝,也道歉。『公開道歉』對我來說,是艱難的決定。但在結束『態度爭論』後,也許我們能更積極的重申反媒體壟斷的訴求,也在這次事件中衍生出來的,包括『學生權利議題』及『清大家父長管理制』等戰場裡,持續進擊。道歉後,抗爭才剛剛開始。」這樣道歉宛如「民進黨養成學校」般的道歉模式,陳為廷在立法院批評教育部長蔣偉寧後,陳為廷的道歉對像不是蔣偉寧,而是一群不相干的人。這又是那門子的道歉,一個仍然在學的學生玩起政治手段比起專業政客毫不遜色。

  其實引起我好奇的是,為何教育部長蔣偉寧在陳為廷的口中是個「滿口謊言的部長」、「偽善的部長」、「不知悔改的部長」?到底教育部長蔣偉寧做了什麼事,會引來陳為廷這樣野蠻脫序的指控。原來教育部長蔣偉寧口口聲聲表示「關心」學生,但是在陳為廷率眾的抗議場合卻見不到部長;在陳為廷率眾抗議的場合見到警察,不僅如此,警備車上還藏有「鎮暴裝備」準備對付學生,更嚴重的是教育部長蔣偉寧發函所屬學校機關「關心」學生,導致學生與家長心生恐懼。

  我知道英國有「女皇」,而日本有「天皇」,台灣何時出現一位皇帝「陳為廷陛下」,只要「陳為廷陛下」出現的場合不能有警察出現,而相關部會的部長必須親臨現場,更不能出現發函所屬機關「關心」。在現今社會中,已經找不到老師敢對學生用這種口氣說話,更別說在職場上,老板也不可能用「陳為廷模式」訓誡員工,可是「陳為廷陛下」可以在國會殿堂公然羞辱部長。我的感覺:「陳為廷不是借用難得與部長面對面的機會來陳述道理,而是準備好來罵人,對於部長進行極盡羞辱之能事。」

  民主本該是尊重多元、包容異己,「關心」的模式不按陳為廷的標準,那就是「滿口謊言」,發函所屬機關學校就成了「白色恐怖」。看到網路上有位國小老師在課堂上教育學生「大學生態度不佳」與「教育部長說謊」那個嚴重?政治人物口口聲聲關心人民,曾幾何時「到場」成了關心的標準,只要沒有親臨現場就成了「偽善」,用這個標準,沒有政治人物會合格。人分三六九等,上流者能以德服人,平庸者能以理服人,不入流者只能以力服人,那些如陳為廷之流者為德不足,又無說理能力,只能運用「言語暴力」解決問題,陳為廷:「你真不知道自己錯在那裡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perb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