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個島國,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國四個島嶼組成。北海道地處北方,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20%,人口占全國口的5%,在人口稠密的日本,是一塊很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區。然而北海道與本州隔著津輕海峽,海峽風大浪高,水深流急,只能靠渡輪運輸,交通十分不便,要想促進北海道的經濟發展,首先要解決交通問題。不過最先設想修建一條海底隧道勾通兩地的,不是日本政府,而是一位年輕的鐵路工程師粕穀逸男。1945年,粕穀逸男從軍中退役歸來,他立志爲日本人民造福,他認爲如能開鑿一條從本州到北海道的海底隧道,就能把全國人民連結在一起。
1946年,他爭取到一筆小額經費和國家運輸省少數贊助者的支援,開始初步的勘探和取樣,鑽孔機鑽至海床下90米的深度,取得了一些資料。但由於戰後日本資金短絀,有許多更迫切的事要辦,築隧道之議便拖延下去了。1954年,津輕海峽渡輪「洞爺丸」在中途遇颱風翻沈,溺斃1155人,粕穀逸男那幾乎被人遺忘了的築隧道夢想,經此沈船慘劇後,重新引起了注意,但由於耗資巨大,此議又被擱置了若干年,直到1964年5月,青函隧道才正式破土動工。4年後,粕穀逸男因患癌症去世,但他夢寐以求的工程畢竟艱難地起步了。
青函大隧道南起本州島北部的青森,北至北海道南端的函館,全長53.84公里,其中在海底下的長度爲23.3公里。整個隧道是由清路隧道、供應隧道和主隧道三部分組成。清路隧道是爲進行地質勘探、設置通風設備並排除海水滲入而修建的,供應隧道則負責清路隧道和主隧道的物質供應,這兩條隧道的直徑均爲4米。主隧道直徑有11米,用以鋪設鐵路新幹線複綫和較窄的普通鐵道。主隧道自1971年動工興建以來,由南北兩支各1800名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組成的挖掘隊同時鑿進。13年來,他們夜以繼日,輪番作業,一天24小時,從未間歇。
由於挖掘隊是在28℃的氣溫和80%的濕度下工作,條件極爲艱苦,每4小時必須輪換一批人員,每小時挖掘的進度只能以幾英寸來計量。隧道施工的艱難程度令人難以想象。工人們每鑿開一點石方,就要在新開鑿的部位迅速澆注一層15.24~30.48釐米厚的速乾水泥,以防止巨大的火山岩壓力使岩壁岩石飛崩出來,造成可怕的塌方事故。施工時,還要用澆灌機在隧道壁上以每平方釐米80公斤重的壓力注入用水泥、苛性鉀和矽石混合組成的砂漿,這種砂漿三分鐘內便會變乾,構成海底深處的隧道撐牆,以堵塞海床裂縫和斷層可能造成的危險。
隧道撐牆的作用在於藉以封固海底隧道,以免海水滲透侵入。此外,在這條海底超級大隧道還採取一些異乎尋常的防震、防水等預防措施。修建這條超級隧道的代價是極其高昂的,1971年主隧道動工興修時,預算工程的全部費用爲8億3千萬美元,但後來多次追加費用,估計到隧道竣工,整個工程需用27億美元,平均每公里5千多萬美元。由於工程極其複雜,施工條件又非常差,自隧道動工以來,已有33名工人喪生,1300人傷殘。隧道兩度被海水淹沒,第一次發生在1969年,海水將岩縫沖大,每分鐘湧入11噸,水在斜井裏上升了150米。
工人們花了近5個月時間將積水抽出,後來在整個隧道周圍灌上一層厚達4.5米的水泥漿,並用鋼板把岩縫堵住。1976年,海水再次以每分鐘70噸的流量沖入供應隧道,工人們又足足奮鬥了5個月才控制住這次水害,僅後一次水害的影響,整個工程至少被推遲了兩年。位於本州端起13公里處及41公里處並設有2座海底車站:龍飛海底站及吉岡海底站,平時為隧道保守用基地,若遇隧道內發生緊急狀況時,可由這二處迅速將人員疏散以避免發生重大災難。該隧道興建之初就已經考慮到新幹線未來延伸至北海道,故施工時在隧道內已預留新幹線列車行駛的空間。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