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美好,有部份在於心境,在不同的年齡聽著相同的歌曲,卻有著不同的感受。當「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部電影走紅的時候,由胡夏演唱的主題曲《那些年》彷彿成了國歌,走到那都能聽到。那時候對我而言,只是一首歌曲,並沒有產生太多共嗚,憑心而論,或許是對於九把刀的文學作品沒有太高的評價故之。後來在「瑪德蓮書店咖啡」音樂晚餐會聆聽「P三次方鋼琴三重奏」由古典音樂的方式呈現,只感覺只是一首優美的絃律。但在今晚在網路上聽到中國好聲音節目由闞立文演唱,彷彿在心中找到了共嗚,找到我們這一代人的心聲。

  胡夏唱的版本像似初出社會,身上穿著白襯衫,打著領帶,成天忙碌著工作,閒來無事時偶爾回味著校園時光的美好,對於未來有著無限的可能。而闞立文的版本卻流露出無耐與悔恨,逝去的時光難以追回,而往事只能回味,感嘆年輕時的不聰明,至於未來呢?來自內蒙古的四十歲漢子闞立文,平時經營著一個茶館,閒時喜歡揚鞭縱馬。他現場自彈自唱,用嘶啞遼闊的嗓音把一首本是清新風格的《那些年》,演繹得極富故事性和情感性。當中沒有賣弄任何技巧,單純的由感情演繹。

  闞立文表示,自己四年級時就去上了藝校,所以無緣走進中學的校園,現在想起來十分後悔,所以唱出這首《那些年》的緣由是給當時不夠努力的自己,和現在正茁壯成長的八歲女兒。聽完闞立文的演繹,庾澄慶紅著眼抽泣著轉過椅子,那英更直言闞立文沒有炫技,自己正是被他內心的真摯所打動,並直言喜歡聲音有內容的男歌手。對我而言,音樂或者聲音最好有故事、有歷練、有感情、有人生。在「那些年」裡,我們都曾經渡過輕狂的歲月,當然也曾經犯下無數的錯誤,得在未來承受著代價。

  簡單的鋼琴伴奏,娓娓道來心中的感傷,令音樂回歸原始的本質,在我的腦海中浮現無數的畫面。要是在二十年前,有著今天的心境,或許我早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成功人士」,而我卻在經歷二十年的挫折當中才學會,不禁想起:要是早個二十年呢?父母的諄諄教誨我照做了嗎?非得自己碰撞的鮮血淋淋才知道痛。現在腦海中有個畫面,是爸爸拿了二百塊給我,我正覺得莫名奇妙的時候,爸爸開口說了:「你丟在垃圾桶裡的發票,我都撿起來幫你對獎,這是你中的獎金」。此後我懂了,人生就像一張張的發票,千萬別在老天要給你機會,自己卻一次次的放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perb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