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自查德共和國的學生,名字叫伊森<Hisseine
 Ibbrahim Djabaye>,於二OO三年來台,目
前就讀於交通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感謝 貴國政府所提供的機會
,令我可以來台學習,期待回國能貢獻所學,提升敝國之電信與網
路事業發展。不過目前碰到些難題,希望 貴部能提供協助。

  我在來台念書前,於二OO三年與妻子<Maimouna 
Bachar Khaeali>結婚,妻子於我來台念書一年後
產下一子,目前兩歲有餘,因課業繁重與經濟因素,至今尚未能見
到新婚的妻子與出生的孩子。目前遭逢自己與妻子兩個家族極大壓
力,期待我能回查德的家鄉探望家人。

  目前查德共和國提供之獎學金全數用於照顧遠在家鄉的妻小,
生活費皆依靠交大所提供的獎學金渡日,使我念書不敢有一絲懈怠
,深怕不能如期完成學業。加上 貴國法令規定,使我不敢出外打
工賺取生活費。期盼 貴部能補助暑假期間往返兩國之來回機票,
令我一家人能一圓天倫之夢。

  來台就讀三年來,感謝 貴國政府的協助與 貴國人民友善對
待,同時結交不少朋友,使兩國人民在文化與宗教上更為暸解。在
台灣就學期間是我此生難忘的時光,更期待將來台就讀的見聞與敝
國人民分享台灣的美好。期望 貴部能一本初衷,照顧來台就讀學
生,一圓返家之期盼,不勝感激!            
                             
                   敬祝  兩國邦誼永固
                       伊森  謹上

  就在星期六的傍晚,一位外藉朋友打電話給我,他剛從外交部
洽公結束,因為一些私事得請求我的幫助,於是相約見面。他叫伊
森.來自我國友邦~查德共和國。我們在三年前相識,當時他初到
台灣就學,人生地不熟,許多事情找不到別人幫助,而我每天穿著
警衛制服執勤,於是他鼓起勇氣找上我,詢問一些事情,我們就這
麼認識。查德當年是法國殖民地,伊森除了自己國家的語言,因國
家歷史背景之故更熟悉法語,兩個不太懂英文的人,就靠著英文溝
通,搭起了相互的友誼,沒想到隨著時光的飛逝,不知不覺中就過
了三年。

  伊森目前就讀於交通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在查德的職業是位
老師,因成績優異因而來台念書。查德是回教國家,位於非洲,如
果從台灣到查德,得先飛到香港,在轉機泰國,進而到南非,再轉
機到查德。光是聽就夠累了,何況至少來回得花十幾萬新台幣,根
本不是一般查德學生所能負擔。三年來不曾回家探望家人,思鄉之
情溢於言表,於是想起請求外交部的協助,一圓返家探親之夢。外
交部有關承辦單位表示可以考慮協助,但期望能寫封信到外交部,
以便有所依據。我不是專家,至少中文能力比伊森強,只好敢著頭
皮為他寫了封信。

  我們在閒聊當中也交換了心得,據他表示:台灣在國外提供邦
交國學生獎學金的標準,往往都是給當地權貴政要的子弟,藉以拉
攏當地權貴政要。不過可惜的是,這批權貴子弟來台往往不能好好
念書,珍惜此一難得的機會。還是因襲在當地的習慣吃喝玩樂,沒
錢了就向父母要錢過日子。通常來台灣過不了多久就因課業混不下
去,就打道回國。據他所說:同期來台的二十位學生中,拚命用功
念書的不過四個人。其實在他們的心中常常對於台灣政府提供獎學
金的標準感到不解?聽到這樣的話,身為台灣人的我,也無言以對
,該說什麼呢?

  其實透過伊森令我了解了許多事物,例如伊森是位回教徒,從
他的口中我更了解回教世界的種種,一個回教徒如何看待國際衝突
,尤其是基督教與回教世界的衝突。就一個產油國~查德對於西方
強權勢力的入侵,在一國油源逐步減少的世界,產油國如何面對整
個世界的需求。回教徒如何看待所謂西方觀點所提的~恐怖攻擊。
更重要的是令我了解,這些受到台灣經濟援助的國家看待~金錢外
交的觀點。從一個當地所在國的高級知識份子看待整個世界與台灣
,這是比任何一個新聞媒體上看到的更為真實。如何擺脫只是從美
國觀點看待世界,對於台灣的視野有很大的幫助。

  有太多的台灣人總是認為~美國觀點即是世界觀點,這是很可
怕的事,如此台灣人將失去主體性,因為美國觀點只在於滿足美國
本身的利益。我記得國小三年級時有一部電影~八百壯士,是講述
日本軍隊入侵上海,由謝晉元營長所率領的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
的故事。當時英租界的兩名英軍的對話,令十歲的我有著極深的啟
示。中國與日本開戰,我們應該站在那邊?兩名英軍這麼問。當時
幼小的心靈總想著:日本是侵略者,當然應該站在中國這邊才對。
不過兩名英軍的對話給了我此生很重要的省思:我們應該站在英國
這邊。沒錯,英國人當然站在英國這邊。

  台灣或者有統獨對立,藍綠對決,還有族群意識,不過任何人
執政,都擺脫不了美國觀點,緊抱著美國大腿,忘卻了什麼叫做台
灣主體意識,對於台灣人而言是極其悲哀。只有台灣人多出去看看
,多到不同國家學習;或者提供更多的機會令不同國家的人民到台
灣來學習,透過彼此的交流來增進台灣人的視野。通常在路上可以
見到許多外國人,大家用什麼心態看待這些人呢?又令什麼心態讓
這些外國人了解台灣?從伊森的身上,令我了解了許多非洲國家的
選舉制度,政治局勢的概況;同時也從他的觀點看待台灣眼前的政
局,都是寶貴的經驗。

  在SKYPE上,有位19歲的大陸網友婷婷,中國海洋大學
經濟系學生,她講了一個故事給我聽,那天她考完馬克思主義,她
提到了教授所講的一段話:從前她的教授醉心於馬克思主義,認為
馬克思主義可以救中國,曾經到過許多國家留學研究,終於得到一
個結論<只有中國可以救馬克思主義>,因為全世界真正的共產國
家只剩中國大陸了。前幾天我們討論了一個問題<流水的總統,鐵
打的葛林斯班>,從這個觀點討論美國經濟趨勢。透過網路結交了
許多朋友,開啟我不同的觀點,讓我驚覺到台灣人普遍對於國際事
務的關切程度太少,太缺乏,眼光太狹隘。

  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人到底做了什麼準備?大家在乎的就
是非藍即綠,非統即獨,好像這些都是眼前急待決解的事,真是如
此嗎?對於目前全球化資金板塊的移動,國際對沖基金像蝗蟲般的
掠奪,我們做好因應了嗎?對於全球化國際人才的移動,我們做好
競爭的準備嗎?在台灣已經有多少跨國企業的CEO是大陸藉人士
,你們知道嗎?當提到印度,人們稱為世界軟體中心,當提到中國
大陸,人們稱為世界代工廠,身為台灣的定位到底在那裡?眼見國
際間紛紛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而台灣呢?一天天邊緣化的台灣,
大家的前途又在那裡?不值得我們深思嗎?許多事情不能光靠政府
,得從自己做起,最悲哀的講法:台灣以可以完蛋,我們不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perb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