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成,1950年出生於台北縣林口鄉,出身貧寒,但一路
就讀建中、台大數學系和數學研究所,嗜讀書,好運動,個性爽朗
熱情、體魄結實,綽號~大牌,是台大校園令人印象深刻的一號人
物。畢業後陳文成與學妹陳素貞結婚,1975年赴美國密西根大
學研究所表現優異,1978年獲博士學位,同年並獲聘任教於卡
內基美隆大學。在美國求學、任教期間,陳文成關心台灣政治發展
,並研究政治理論,積極參加同鄉會、人權會,推動民主基金會。
陳文成個性大剌剌、坦盪盪,當時寄回台灣給美麗島雜誌的捐款支
票,光明正大地寫了自己的姓名,也埋下日後殉難之因。

  19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是全世界秩序大重整的年代
,留學海外的陳文成博士在呼吸了西方國家民主自由的空氣,並深
切感受台灣政治與學術氛圍之苦悶與封閉後,亟思歸國以貢獻所知
所學。但一如林義雄滅門血案,陳文成的理想殞滅在無情的白色恐
怖漩渦;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下,他的死成了眾人皆知其由卻破不了
的命案。今年六月底,陳文成博士殉難即滿二十週年,也正是追查
凶案的法律最高期限二十年屆滿之際,陳文成教授命案又重新被提
起,探討陳文成教授命案下的時空背景,欲還原當時的真相,為一
個民主鬥士找尋公道。

  發生於1981年7月2日的陳文成事件,與於1980年2
月28日的林義雄家祖孫命案相仿,當局始終無法查出真凶,無法
還家屬和社會公道。80年代初期,美麗島事件發生後,風聲鶴唳
,草木皆兵,這兩大命案卻又再一次於台灣人民傷痕累累的心靈劃
上一道血淋淋的印記。特別是陳文成博士返鄉慘死故土一事,更使
無以數計的台灣父老嚴詞警告海外子弟:永遠,永遠不要返回台灣
。70年代中期之後,鄉土文學論戰開始、中壢事件爆發,甚至以
後的美麗島雜誌的準組黨運動,幾年之間在全台灣鼓起一波波的浪
潮,使整個文化、政治、社會從僵硬走向鬆動,從停滯邁向新生。

  就在這個台灣新生的關鍵時期,接受西方文化衝擊並經歷深刻
的自我反省之後,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和命運感到更了解,更關
心,更努力。1981年5月290日,任教於卡內基美隆大學的
陳文成博士去國六年之後,帶著家返台探親,兼做學術演講,並遍
遊他思念六年的故鄉風光,他說:只有台灣的山才是山,只有台灣
的水才是水。他告訴姐姐陳寶月,他計劃儘快回台灣,奉獻所學。
六月底,回美國工作的日期已到,出境証卻下不來。7月2日上午
,三名警總人員持約談傳票,從家裡帶走了陳文成。從此,陳文成
的父母、妻兒、兄弟和朋友再也沒有見過活著的陳文成。

  陳文成被警總帶走之後竟日未歸,家人發狂般找尋,二日晚上
還打電話到警總問平安,警總人員表示:晚上八點多,就送他回家
。三日下午,古亭分局員警通知陳氏家屬,說陳文成車禍身亡,叫
家人去認屍。實則是7月3日清晨,陳文成已被發現橫屍台灣大學
校園。享年三十一歲。青年學者陳文成枉死引起軒然大波,警總每
天發佈不實言論,忽而說早就送陳文成回家,忽而指使假証人說陳
文成流連在外不歸,忽而說陳文成畏罪自殺。多年後,警備總司令
汪敬煦在其回憶錄說:陳文成是情殺。總備總司令部當時帶走一個
活人,還家屬一具屍體,國際間的迴響一片嘩然。

  當時卡內基美隆大學校長塞爾特派該校統計系系主任狄格魯和
法醫魏契來台驗屍,返美後舉行記者會,証實陳文成死於他殺。賽
爾特校長多年鍥而不捨地寫信給蔣經國,要求還我陳文成博士,並
主動提供日後陳翰傑就讀該校的獎學金。美國國會為此舉行聽證會
,陳文成命案上了頭條新聞。陳文成的殉難使國際社會正式目睹了
國民黨的胡作非為,使美國政府以果決做法處理校園特務的告密習
性,也使台灣人民爭取民主的苦難面貌鮮明地呈現於世人眼前。陳
文成是一個優秀台灣子弟的典型,他的慘死是台灣白色恐怖末期一
個醒目的血腥記號。

  1994年2月20日,基金會與立法委員蔡同榮等合辦陳文
成死因公聽會,出席之法務部、警政署官員表示:陳文成死因可朝
他殺調查,不一而足。2000年1月,基金會成立陳文成事件追
查小組,由基金會董事黃宗樂教授召集,敦請李勝雄律師、張政雄
律師、洪貴參律師為義務律師,要求一還原真相;二追究責任;三
請求賠償。經一年餘多次會議的討論後,決定將於2001年6月
底,二十年的法律期限屆滿之前,向當時的警備總司令汪敬煦、保
安處處長郭學周、組長鄒小韓、幹員王文彬、王憶華等五名凶嫌提
起告訴。

  就一個長期關注反對運動的人而言,自然對陳文成教授有無限
的敬意,同時期待真相能早日大白。陳文成事件的二十年始末代表
民主之路所付出的奮鬥,彰顯了公義之路所需的耐心和堅忍。陳文
成事件的平反與否考驗新政府的信仰和決心。不過在這個超視新聞
哇哇哇節目中看到鄭弘儀的言論,簡直嚴重羞辱了陳文成教授,不
得寫些文章談自己的看法。或許年輕的朋友不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
與陳文成事件始末,所以在文章開過概略提及。令大家知道台灣在
民主化的過程中有這樣的精彩人物的存在,我們現在能享受到的自
由民主並不是從天而降,是有著無數人的犧牲奉獻而得到的。

  在節目中由陳文成教授的二姐接受鄭弘儀的訪問,在節目中鄭
弘儀不斷引導陳小姐:你認為宋楚瑜與馬英九該負責任嗎?馬英九
是當時蔣經國的祕書,宋楚瑜是新聞局長。你曾經找過馬英九要求
真相嗎?在鄭弘儀的引導下,陳小姐表示:不曾找過馬英九,反正
找馬英九也沒有用。在節目進行的同時,鄭弘儀提到李登輝可以為
二二八事件平反,道歉,賠償,立紀念碑,為何馬英九與宋楚瑜做
不到。從頭到尾試圖將馬英九與宋楚瑜兩人與當年的陳文成命案做
連結,把當時中國國民黨所執政的政府做連結。何況陳文成教授命
案至今仍是謎,到底是誰幹的?

  可能鄭弘儀刻意遺忘了些事情,他在節目中所推崇的李登輝,
當時是台灣省主席,職位比宋楚瑜與馬英九更高,影響力更大,後
來李登輝當了蔣經國的副手,更在蔣經國過逝後接任中華民國總統
,而且長達十二年之久。李登輝對於二二八家屬的的道歉賠償等等
事宜,是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國國民黨的做為,而不單純是以李
登輝個人身份。鄭鴻儀刻意引導家屬陳小姐向馬英九與宋楚瑜要公
道與真相,居心何在?難不成要馬英九走進總統府打開機密檔案公
開真相嗎?我也想要真相,可以該找的人是李登輝,是陳水扁,只
有這兩個人有權力與能力給全民真相。

  非常遺憾的是陳文成教授命案已經被利用為對於現在國民黨的
仇視,對於馬英九與宋楚瑜的人格特質的毀滅,喚起台灣人民對於
威權時代國民黨的作為與現在國民黨連結,製造族群仇恨,用以掩
蓋民進黨執政的腐化無能。我常會想到,當時為了追求公理正義與
民主法治而犧牲性命的人們,見到今天民進黨的所做所為會有什麼
感想?陳文成教授如果不死,必定能對台灣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可是在此同時,陳文成教授會站在阿扁的身邊,全力為阿扁的所作
所為大力吹捧嗎?還是像施明德與許信良一樣,對於現今的執政民
進黨大力批判?還是像林義雄一樣,選擇退出民進黨?

  當趙建銘犯案的同時,鄭弘儀節目中不止一次提到,難道女婿
犯的錯誤要岳父負責?親家犯錯,可以牽連第一家庭?用相同的標
準,就算當年蔣經國是犯錯的,有足夠的理由向當時的小祕書馬英
九與政府發言人新聞局長宋楚瑜討公道嗎?為何刻意遺忘當時位高
權重的李登輝?尤其在節目中刻意引導受害家屬的言論導向對目前
在野黨導袖的批判。試問有一天家門不幸,祖上不積德,當上了中
國國民黨黨主席,是否鄭弘儀會要家屬找我討公道?眼見一群媒體
人為了特定政治因素淪落至此,令人搖頭嘆息。台灣的民主還有很
長的路要走,大家帶著批判與自省的精神,一起走下去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perb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