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鄧志鴻     作曲:鄧志浩     演出:鄉音四重唱

野菊花喲野菊花            秋風裡開了一朵野菊花
野菊花喲野菊花            從來都沒有人會留心它
秋風是我菊花是她           秋風瀟瀟只為了鍛鍊它

野菊花喲野菊花            秋雨中開了一朵野菊花
野菊花喲野菊花            從來都沒有人和它說話
秋雨是我菊花是她           秋雨綿綿只為了滋潤它

野菊花喲野菊花            秋陽下開了一朵野菊花
野菊花喲野菊花            但願他日日更新又長大
秋陽是我菊花是她           秋陽爍爍只為了溫暖它


  在民歌嘉年華會「永遠的未央歌演唱會」重新聽到了「秋天的野菊花」,可惜當下只有鄧氏兄弟獨撐大樑,少了另外兩位成員,許多回憶在腦海浮現。於是在網路上找到二OO五年台北市西門町紅樓鄉音四重唱現場演唱的版本,四位超過兩百歲的潘茂涼、鄧志鴻、鄧志浩、黃燕民演唱會之記錄片,唱著當年的歌足堪回味,同時轉貼鄧志鴻先生撰於台灣新生報之文章,談秋天的野菊花創作始末。

24768906_677cf68347

 

鄉音之歌 秋天的野菊花

  和楊逵真個有緣,難得一見面就那麼喜歡他,讀到他的文章是六十五年夏天的事,鵝媽媽出嫁那本書,令我深深的著迷,也就神往著能夠認識他。直到六十六年元旦放假,我終於得空親赴臺中東海花園拜訪他,我帶去一瓶紹興酒,而他用園中的蔬菜與池中的魚回贈,對於我問他的一些事,總不厭其詳的回答,雖然他已過七十,但侃侃的談吐、朗朗的笑聲,即使年輕人也少有那般的朝氣,從他老人家身上,我領略了典型中國讀書人的風範,溫文敦厚中,不時流露出剛毅與堅忍,是真儒者的氣質。

  我對楊逵的房子甚是喜愛,雖然是木造的,非常簡陋,且地上凹凸不平,是褐色的土壤,除了一張木板床,便是滿滿的書,洋溢著獨有的書香之氣,像極了任俠尚義的俠客,在闖蕩江湖之後隱居的房子,置身其間,整個的心境像清溪那麼優然。楊逵本名楊貴,因慕水滸傳中的黑旋風李逵而改名叫楊逵。

  隨後,他帶我參觀他的花園,園中的花不多,零零落落的,顯得有些淒清與荒涼,楊逵說:「因為現在的年青人嫌種花苦、工資少,所以往往請不到工人,自己人力單薄,難以照顧週全,但已另有打算,希望能碰到有心人肯投資在這塊土地上,蓋些房子供藝術活動使用!」這是何等樣的胸懷!

  這時,我偶然發現花園一角,開了幾朵黃色的菊花,在冷風細雨搖曳,顯得特別引人注目,楊逵說:「像這樣的天氣,其他的花草早就受不了摧殘而凋零,惟獨菊花好似與風為朋,和雨結友,能耐任何艱險的環境,她不見得是最美的花,却是最有個性的花,想田園詩人陶淵明愛菊,不是沒有原因的啊!」

  初次的造訪,就在他一番話中結束了,但留給我的豈止是心靈上的震撼而已!世上最難的一件事,該是作一名大無畏的英雄,凡夫俗子是無法體會英雄的心境,他只有忍耐長期的寂寞與孤單,像朵菊花一樣,沒有人留心、注意,只有陽光給他溫暖,也只有在艱難困苦中,愈顯高風亮節的個性。

  回家之後,我把初訪楊逵的感觸,寫成一首歌詞,交由弟弟志浩譜曲,向楊逵老先生致最高的敬意,題名「秋天的野菊花」。這首歌,很受楊逵的厚愛,他說:如今,我招待客人總算有一道佳餚美食,就是播放這首歌的錄音帶以饗造訪者。

  六十六年五月底,也正是鄉音四重唱成立之初,「秋天的野菊花」是我們與廣大群眾見面的處女作,一年多來,很幸運的獲得了不少朋友的鼓勵與關愛!「鄉音」也逐漸的傳了開來,由學校、咖啡廳,邁向了廣播與電視,天崖海角無遠弗屆,「鄉音」盼望與人們分享歡樂,分擔苦楚。末了,用楊逵先生的話,互相勉勵─「凡事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怕苦、不怕難,勇敢的幹下去!」

鄧志鴻撰 68.2.12台灣新生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operbmlee 的頭像
    cooperbmlee

    cooper lee的部落格

    cooperbm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