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324/2065304562_cd6620baeb.jpg&width=550)
在臺灣歌者雖然衆多,但一聽就能瓣認的聲音並不多,潘越雲
就是其中之一。1982年,她憑藉「天天天藍」專輯,迅速成爲
樂壇上備受矚目的一員。其實,早在1981年,她的首張專輯「
再見離別」就有著相當不錯的成績,而「天天天藍」專輯更是創造
了十幾萬張的驚人銷量。作品中的古典韻味,加之她清亮、寬廣的
嗓音,充分表現出當時那種瓊瑤、三毛式的浪漫情懷,並一舉獲得
了當年金馬獎最佳製作(李壽全)、最佳演唱(潘越雲)、最佳編
曲(陳志遠)三頂大獎,被譽爲民歌後期的雋永之作。
這是潘越雲的第二張個人專輯,由李壽全製作,曾獲當年度金
鼎獎(臺灣歌壇專業評選)的三項大獎:製作人、演唱及編曲(陳
志遠)。羅大佑對潘越雲演唱的評價是:她的音域很平均,嗓音認
同感強,歌中傳達出來的情緒張力極高。本專輯也許並不是阿潘作
品中最好的一張,但絕對是最有影響和最具代表性的。這張專輯由
李壽全擔任製作人,在此之前他已經製作過幾張成績斐然的唱片,
如「龍的傳人」、「柴拉可汗」等。當時潘越雲的歌唱事業正值起
步,李壽全心想:「再見別離」裡的潘越雲被認爲和蔡琴一樣,聲
音是低沈的,但她在高音部份應該也會有很不錯的表現。
於是整個製作過程朝向讓阿潘嘗試較清亮、較寬廣的音色。爲
此李壽全嚴謹選歌,甚至在好旋律難求的情況下,自己作了「守著
陽光守著你」這首膾炙人口的作品。而在編曲上雖受當時風行的「
梁祝協奏曲」影響,陳志遠仍然掌握住「天天天藍」苦思苦念的哀
怨意境,從一開始小提琴的獨奏就緊緊抓住聽者的耳朵。當然女主
角—潘越雲的聲喉也是無話可說。「臺灣的演唱者雖多,但一聽就
能辨認的聲音不多,潘越雲是其中之一,證明她的嗓音有可認同性
。在可認同的聲音中,潘越雲有她的特殊性,她的音域最平均。
在其他女歌手中,齊豫、蘇芮、鄭怡的音域都偏高,而蔡琴又
偏低;因爲潘越雲的音域平均,她表現的可能幅面也最大。潘越雲
聲音本身張力不高,但傳達出來的情緒張力極高。這是在「天天天
藍」之後,羅大佑擔任潘越雲的製作人時所下的評語,中肯地評論
了阿潘的歌聲特色。如此的評語,可於「天天天藍」專輯中得到印
證,如「天天天藍」,短短幾句歌詞,就把思念的心情描寫得淋漓
盡致——「不知情的孩子/他還要問/你的眼睛/爲什麽出汗」。
從不知世事的孩子的眼睛,看出自己心中的哀愁,更添幾分淒怨。
如此的好歌並不好唱,而潘越雲卻將歌詞的意境、歌曲的韻律
表達得恰到好處。相對地,專輯中如「她是誰」這般較明亮輕快的
曲子,阿潘仍表現得相當稱職;又如「守著陽光守著你」,爲當年
同一名稱連續劇的主題曲,紅遍大街小巷,至今仍被許多歌手重新
翻唱,但阿潘那帶有特殊磁性的音色,娓娓道出對情感的執著與希
望,仍舊是歌迷的最愛。平心而論,這張唱片未必是潘越雲作品中
最好的,她在後來的演唱生涯中不斷進步,有些專輯的整體表現更
超過「天天天藍」。
可是「天天天藍」這首歌實在太強了,強到所有的評審都重拾
那份濃得化不開的情感,在這次「臺灣百佳唱片」票選中將這張專
輯推上了第四名。只不過,衆人的肯寂並未能在「平均分數」上支
援潘越雲進入「演唱排行榜」的前十名。這樣的結果或許正如它的
催生一樣曲折:「天天天藍」原是作家亮軒於國外念書時,向作曲
者卓以玉學會的。由於詞意甚美,它在一次陶曉清家的聚會後流傳
開來,日後並由民歌手范廣慧於演唱會中發表。識貨的吳楚楚一聽
隨即將它拿去,預備製作給潘越雲唱。
可是在「再見別離」出版時,吳楚楚卻因「好歌太多」而將它
「留待下次再用」,使這首歌直到李壽全擔任製作後,才得以大放
異彩。無論如何,「天天天藍」和潘越雲緊緊連在一起了,即使流
行樂壇更替一如滄海桑田,人們卻永遠難以忘懷阿潘赤足凝首背後
的那片藍。專輯中潘越雲的嗓音非常的唯美。在此之前,潘越雲一
直在象蔡琴那樣的低音方向做發展,這張專輯讓她的聲音變得更清
亮、更高亢。於是,我們有了以後出了很多優秀專輯的潘越雲。1
981年,阿潘正式出道並發行第一張國語專輯,隔年以「天天天
藍」專輯奠定阿潘在歌壇的地位。
阿潘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包括「天天天藍」、「守著
陽光守著你」、「野百合也有春天」、「愛的箴言」、「幾度夕陽
紅」、「謝謝你曾經愛我」、「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等;19
88年首度發行台語專緝,同樣也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
,包括「桂花巷」、「情字這條路」、「心情」、「純情青春夢」
等。總計阿潘于海內外發行的國台語專輯超過60張,亦爲歌壇中
少數國台語作品成績皆斐然的歌手,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天天天
藍」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民歌,聽潘越雲將那愁苦的心情表達的適
切,不至於太過。
這張專輯是由滾石在1982年所發行的,「天天天藍」最初
時是卓以玉與陳立鶴在某次聚會裡教唱的自創曲,聽過的人都非常
的喜愛。滾石在製作潘越雲的唱片裡,便將「天天天藍」放入專輯
中,恰巧大陸的梁祝正在上演,陳致遠便將具有古典國樂的編曲編
入裡面,而有了現在我們聽到的潘越雲版本。一起來聽聽潘越雲演
唱的「天天天藍,教我不想他也難,不知情的孩子他還要問,你的
眼睛為甚麼出汗,情是深,意是濃,離是苦,想是空」。絃律迴盪
不絕於耳,經歷多年而不變,這就是「天天天藍」。